晚间,美味菜肴一道道端上桌,正当大家淮备举筷开动时,突然发现负责煮饭的妈妈自己却不吃,原来是为了减去腰腹部赘肉,所採取的减重策略「过五不食」,也就是傍晚五点之后不吃东西。然而,营养师提醒,不吃晚餐虽然初期可看见效果,但长期下来容易引爆5大健康危机,小心得不偿失!
一直以来,「少吃多动」都是体重控制的标准,许多人为了更快瘦下来,索性採取晚餐不吃的策略,以减少热量的摄取,但,「不吃晚餐=不可能减肥」!
如果从下午5点开始就不进食,直到隔天早上7、8点的早餐,足足有14个小时未进食,初期几天虽然会瘦,但长期会让身体以为饥荒到了,自动启动保护机制,尽可能地节约能量,降低新陈代谢率,不仅容易提早遇到减重停滞期、反而形成易胖体质,也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隐忧。
【不吃晚餐的5大健康代价】
1.溜溜球效应胖更快:肌肉组织是掌管基础代谢率的关键,体脂肪越低、瘦肉组织越多代表基础代谢越高,但不吃晚餐的减重方式,初期瘦下来的体重,大部分是水分与肌肉组织,一旦基础代谢率降低又回复正常饮食,身体裡的脂肪就会快速堆积,产生溜溜球效应,越减越肥。每1公斤体脂肪约能消耗4至10卡热量,1公斤肌肉组织约能消耗75至100卡热量。
2.代谢症候群风险:不吃晚餐的复胖率高,随著肥胖的情况加剧,也容易发生胰岛素阻抗,导致血糖升高,伴随代谢症候群罹病风险的增加。
3.消化道发炎:不吃晚餐、长时间肚子饿,空腹胃酸刺激胃部,容易形成较浅的溃疡伤口导致闷痛。一旦溃疡时间太久或是反覆受伤,就容易导致胃发炎,甚至出现消化性溃疡。
4.低血糖病症:如果是有血糖问题的民众,这种不吃晚餐的饮食习惯,与定时定量饮食及搭配药物治疗的原则相违背,除了血糖控制会不佳外,甚至可能因晚餐没有进食而导致低血糖,容易出现头晕、脸色苍白、发抖、心跳加速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5.精神情绪不稳定:人必须藉由食物中的营养素来维持身体机能,另在心理上也能藉由饮食来获得满足及精神压力的释放,因此,长期不吃晚餐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,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。
「少吃」是指热量吃得适当,而非某一餐完全不吃。「少吃」是指热量吃得适当。好的饮食减重法是要把每日需摄取营养份量依照「1:1:1」,或「2:2:1」的比例原则,分佈于三餐之中,但每餐最少要吃够400大卡、不吃宵夜。
此外,每餐都要吃到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和纤维,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份量可少一点,增加新鲜蔬菜及优质蛋白质的比例,蛋白质耐饱,新鲜蔬菜的丰富纤维则有助排便正常。同时,减少精致淀粉及含糖点心、精製加工食品和零食,它们是造成脂肪堆积最主要的因素。